您现在的位置: 岳西茶网 >> 地方文化 >> 正文:[组图]从祠门看孙氏宗祠的建筑文化 |
从祠门看孙氏宗祠的建筑文化 |
|
作者:储诚发 文章来源:岳西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3-15 |
看一座建筑规格高低首先是看它的大门。安徽岳西孙氏祠大门有三大突出特征:一是祠门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五架抬梁式,称为“三间五架”,而一般很讲究的古民居、古祠堂的门都只是一间三架;二是大门前檐柱间设置似木栅栏式隔断,此式是根据孙氏后裔中年长者的记忆而复制;三是大门门头设五个门簪,而一般大门只有四个。
孙氏祠祠门
孙氏祠门屋架梁
孙氏祠门簪
正是这三大特征集中体现了该宗祠极高的建筑规格和文化品味。因为在早品官的大门都有定制,唐会要舆服规定:“三品以上门屋不得过五间五架,五品以上……门不过三间两架”,宫殿或大官门旁列戟,宫二十戟、一品十六戟、三品十戟,次第减少。明史规定:“一、二品三间五架,绿油兽面锡环。三至五品三间三架,黑油锡环。六至九品一间三架,黑门铁环。”(图一、图二、图三) 据此记载可知,孙氏祠是标准的“三间五架”,因建于早清,大门应是按最高品官而建;门旁“栅栏”应称“列戟”,按门屋间数推算应是十六戟。据孙氏谱载,该支孙氏属春秋季孙武、孙膑之后裔,“元明时”由江西潘阳湖迁至潜山城之西郊,后移迁岳西梯岭,清乾隆十六年始建宗祠,现建祠碑刻尚存。因此,从该祠的建造形式我们可以读出孙氏祠的辉煌家史,读出其深厚的人文文化。如从“三间五架”上它告诉我们其家族历史上有过最高品官,从门旁“列戟”上它告诉我们其家族历史上曾出过最高的武将,进而用五个门簪“智、信、仁、勇、严”向人们揭示,此乃孙膑五字治军之道,从而让人们一看祠门就知道此祠为春秋时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后裔之宗祠。历史上祠门的建造是有严格规定的,丝毫不得僭越,同时,建祠者总是将家族历史的文化通过建筑形制来表现,这既是对外人的炫耀,也是对本族后人勉励和教育,是祖先留给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
|
|
文章录入:林智勇 责任编辑:林智勇 |
上一篇文章: 岳西古建筑:寂寞六行堂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
|